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基礎科學 > 地球物理學 > 中國地震 > 稀疏臺網的中小地震震源機制解反演研究--以2017年1月4日西藏仲巴4.7級地震為例 【正文】
摘要:本文應用ISOLA近震全波形方法,以2017年1月4日西藏仲巴4.7級地震為例,反演稀疏臺網記錄的中小地震震源機制解。該地震反演所得最佳雙偶機制參數為:節面Ⅰ的走向109°/傾角85°/滑動角-177°,節面Ⅱ的走向19°/傾角88°/滑動角-4°,最佳矩心位置為30.590°N、83.784°E,最佳質心深度為6km,矩震級MW4.6。震源機制反演結果表明此次地震是一次走滑型為主的事件,其與震源區域附近歷史地震震源機制解具有相同性質。本文還應用CSPS初動掃描法,利用P波初動資料和近震波形聯合約束反演此次地震的震源機制,并與ISOLA近震全波形反演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聯合少量臺站的的三分量波形數據,能夠定量地判斷最佳震源機制解,降低了P波初動反演結果的非唯一性,同時也約束了由于少量臺站參與全波形反演引起的解的不穩定性。本文研究為中小地震震源參數測定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