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 工程科技I > 石油天然氣工業 > 石油實驗地質 > 中國中西部地區關鍵構造變革期次及變形特征 【正文】
摘要:中國中西部地區大型盆地都經歷了多期構造運動,這些大大小小的構造事件對盆地的形成演化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晚古生代以來,中西部地區大型盆地的發展可分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北聚南離”過渡構造體制和中生代以來的陸內變格體制,盆地關鍵變革期總體受控于這2種構造體制,隨所處構造位置不同,在變革期次以及變形特征上存在一定差異。總體存在2個關鍵期:一是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主要導致盆地完成海陸轉變;二是燕山期—喜馬拉雅期,這是中西部地區構造活動最為強烈的時期,也是主要構造主形成期,同時也大多對應著碎屑巖層系的主要成藏期和改造期,其變形特征主要表現為斷裂—褶皺改造和差異抬升掀斜作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主管單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地質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