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II > 教育綜合 >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 > 超聲監護下國產器材封堵房間隔缺損的心導管法與經胸小切口法對比分析 【正文】
摘要:目的:評價超聲心動圖引導下采用國產器材在封堵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時心導管法及經胸小切口法兩種介入術式的安全性。方法:回顧性分析成功采用國產器材封堵ASD共1 080例,其中心導管法734例,經胸小切口法346例。心導管法術中是在導管室用大型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引導下,并結合經胸超聲心動圖(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監測整個封堵過程,以TTE評價療效。經胸小切口法在手術室完全使用經食管超聲心動圖(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導整個封堵過程,指導放置封堵器,并即刻評價療效。結果:兩種介入術式中用國產器材封堵ASD均能取得滿意療效,兩種介入術式比較,缺損最長徑大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SD/房間隔長度、封堵器大小、封堵器大小與ASD最長徑的差值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當ASD算術平均數〈30 mm時,兩種介入術式封堵成功率均為100%;當ASD算術平均數≥30 mm時,經胸小切口法封堵成功率為100%,心導管法封堵成功率為50%。結論:國產器材封堵安全,成本低。對于同樣大小的缺損,經胸小切口法選擇的封堵器較小,更合適。當ASD算術平均數≥30 mm時,經胸小切口法成功率比心導管法大,心導管法失敗者可轉為經胸小切口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