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經濟與管理科學 > 宏觀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 > 發展研究 > 客觀評估中美貿易摩擦對雙方的影響 【正文】
摘要:中美貿易摩擦階段性升級加征關稅對中國經濟、出口、就業和資本市場的負面影響明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考慮到對預期和產業鏈轉移的影響,實際負面影響更大。加征關稅對美國出口、通脹、就業、資本市場帶來負面沖擊,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放緩程度,并提高金融市場波動性。中美在科技、人才交流、投資限制等方面博弈的影響不容小覷。本文提出應對之道:1)美國方面,近年來逆全球化抬頭具有深層次的社會背景,根源在于貧富差距拉大與收入分配不均,正確的應對方法包括加強再教育及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善收入再分配機制,而非對華發起貿易摩擦轉移矛盾,貿易摩擦解決不了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美比較優勢、美元超發特權、特里芬難題、高消費低儲蓄等根本問題。2)中國方面,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保持定力,建議中方擺脫被動接招應對,主動提出與美方積極推動建立基于“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中美自貿區,同時積極推動與非美國家和地區貿易往來。3)面對產業鏈轉移,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落實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價格、改善營商環境,提高國際競爭力。4)貿易戰本質是改革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未來應以六大改革為突破口,提振企業和居民信心,開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一是建立高質量發展的考核體系,鼓勵地方試點,調動地方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的積極性;二是堅定國企改革,不要動輒上綱上線、陷入意識形態爭論,要以黑貓白貓的實用主義標準衡量;三是大力度、大規模地放活服務業;四是大規模地降低微觀主體的成本;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促進金融回歸本源,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六是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居住導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關鍵是貨幣金融穩健和人地掛鉤。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