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期刊 > 人文社會科學 > 經濟與管理科學 > 金融 > 當代金融研究 > 非現金支付的發展及其規律性探析 【正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2013年至2017年我國非現金支付發展情況及其規律性,建立了關于非現金支付工具選擇偏好的模型。數據分析發現,在這段時間傳統的非現金支付業務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而新型的電子化支付工具迅速發展,特別是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業務規模出現爆發性增長。理論研究表明,非現金支付工具的選擇主要決定于安全性、便利性和使用成本,而這三項因素又受到交易規模的影響。交易規模越大,人們對支付工具的安全性要求越高,對便利性要求越低,也可以接受付費和較高的使用成本;交易規模越小,人們對支付工具的便利性要求越高,對安全性要求降低,也不可以接受付費和較高的使用成本;在交易規模一定的情況下,越安全、越便利、使用成本越低的支付工具越能得到使用。本文建議,應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賬戶余額納入M1范圍,加強對非現金支付工具的統計分析,加快開發中央銀行主導的新型非現金支付工具。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